人事管理系统 员工管理软件 考勤排班系统 薪资绩效管理系统
人事组织管理/员工管理/考勤排班/薪资绩效/e-HR人力资源系统服务首选   人资优选EHR

联系电话:020-37277539

人事排班考勤软件

【个税专项扣除方案】的全方位解读!抵个税的情况你符合几个?月入万元个税为零!_人资选

2019-01-15

财政部、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公布了扣除范围和标准。


15天的征求意见期过后,经过修改完善并提交国务院讨论,这些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届时,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新政刚出,想必大家肯定疑问多多,以下送上专业解答为大家释疑!


个税专项十问十答


附加专项扣除何时可以真正实施呢?

根据安排,15天的征求意见期过后,经过修改完善并提交国务院讨论,这些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




专项扣除都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专项附加扣除的办理方式,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时办理。

简单说,纳税人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由单位代扣代缴,同时,由于部分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纳税人也可以选择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为实现扣除,老百姓会否因证明等跑断腿?

专家指出,总体看,此次公布的办法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减负力度超出预期,税收征管也力求简便易行,尽量避免让纳税人提供各种证明。举例来说,纳税人在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的支出发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进行额外说明的。

同时,鉴于该政策涉及面广、实施情况复杂,国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防范虚假骗税逃税行为,确保征管风险可控。



三岁以下婴儿,为何不抵扣子女教育项目?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表示,子女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三岁以下属于抚育阶段,不属于教育阶段,暂时还未纳入抵扣范围。



租金扣除需要什么证明?

根据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

关于房租扣除,还有两点需要解释下,其一,房租采取定额扣除而不按租金发票限额据实扣除,是考虑了目前租房市场的实际情况,即大部分租赁行为并没有开具发票。其二,如果把发票作为前置条件,可能会增加纳税人负担,还会推高租金价格。



租房抵扣标准为什么比房贷高?

专家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总体上略高于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体现了对租房群体的照顾。

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的导向,此类租金抵扣额的安排也和租赁市场的鼓励政策吻合。



继续教育怎界定?个人兴趣培训能否减税?

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一些未纳入职业目录的个人兴趣爱好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请注意,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职业技能关联度!



纳税人是否需要证明自己的首套房贷?

银行系统人士表示,首套房贷认定信息较为健全,不需要纳税人自己提供太多额外证明。



丈夫帮助赡养妻子的父母,丈夫能否扣除?

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包括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而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权威专家表示,赡养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范围之列,但如果夫妻双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赡养,是各自申报专项扣除,举例来说,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夫妻两人可以分别按照每月2000元申报专项扣除。



被赡养老人是指无收入还是离退休人员都算?

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只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老人已满60岁,其次是纳税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赡养人,与老人的经济状况无关,没有经济来源的、离退休人员都包含在内。



解决高频疑问之后,一起来看看具体政策细则,这些专项费用谁能抵扣谁不能抵扣?这下终于说清楚了:


子女教育扣除


1000元/月

社会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如何界定?幼儿园怎么扣?高中到大学能不能扣?

从适用范围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往后子女的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专)、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首套房贷利息扣除


1000元/月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


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直辖市、省会城市等房租扣除


1200元/月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租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具体来说: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

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12000元(每月1000元);

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房贷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一项。



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


2000元/月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赡养老人成为社会焦点,在专项附加扣除中引入赡养老人支出,可谓抓住了社会痛点。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其中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况。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如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分摊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此外,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举个例子,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情况下,赡养老人不止两位,这种情况会不会增加扣除额度?根据征求意见稿,赡养两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大病医疗限额扣除


60000元/年

在医疗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范围内的自付和医保范围外的自费,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继续教育扣除


4800元/年或3600元/年

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分两项:学历继续教育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月入一万基本上不用交税了!

举个例子

家有老人有小孩的A先生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203元(公积金12%,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3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在10月1日之前,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每月需缴纳324.7元个税。

在10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每月需缴纳83.91元个税。

2019年1月1日之后,根据新政策,A先生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非独生),所以,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2203-1200-1000-1000,实际缴纳个税为0元。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联系作者,还望见谅,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工作效率翻倍省“薪”更省时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就选人资优选EHR

免费体验